Mozilla/5.0(compatible;Baiduspider/2.0; http://www.baidu.com/search/spider.html) 跟随“广州白云区小巷子石井”通亮

广州白云区小巷子石井

2024-05-09 16:05:27 | 来源:摄村底麻新闻网
小字号

广州白云区小巷子石井——探索隐藏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概述

一、概述

广州白云区小巷子石井。是一处充满历史沉淀的古迹,位于广州市中心。它坐落在一条蜿蜒的小巷中,是广州城市历史的一部分,见证了广州历史的变迁。

二、历史背景

二、历史背景

石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这里是广州的水源地之一。据传,井水清澈甘甜,附近居民常常在此取水。后来,这里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留念,随着城市的发展。

三、文化特色

三、文化特色

小巷子石井周边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广州独特的岭南文化。此外。这里的居民也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如酿豆腐、糖水等,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四、环境氛围

小巷子石井周边环境宁静而古朴,石板路曲径通幽,小巷内绿树成荫。每到节假日、为游客带来一种别样的文化氛围,附近的居民会在此举行庙会。此外。这里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摄影师们经常在此捕捉到美丽的画面。

五、建议和展望

建议游客前来参观时,尽量避开旅游高峰期,以免人流量过大影响体验。同时。确保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传承和发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小巷子石井的保护工作。

总的来说、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它不仅见证了广州的发展历程,广州白云区小巷子石井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信在未来,这里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城中村变欧陆风情街 白云区石井街建立社会治理试验区

石井街探索出租屋管理模式创新,打造马岗欧陆风情街

2014年11月,白云区石井街被列为重点社会管理综合整治地区,在广州市委的统一部署下,石井街再次被列为白云区社会管理综合整治8个重点街镇之一,2015年8月。一年来、并通过在出租屋管理改革创新、城中村更新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先行先试,全力打造集“品质化居住、商务办公和休闲消耗”功效于一体的马岗欧陆风情街,围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要求,起劲探索社会治理新机制,石井街充分发挥主体和主力军作用,旨在实现城中村文化、生态、经济等各方面综合价值的最大化。

从乱到治,一场提升社会治理的攻坚战

近年来、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石井街依附奇特的区位优势,同时也成为流动人员(含少数民族)落脚地,在城市化席卷下,吸引大量批发市场、货运市场进驻。以下辖的马岗村为例。0.38平方公里的面积,管理服务人口近1.2万,流动人口是户籍人口的17倍。经济发展了。但社会管理服务却远远滞后,人气兴旺了。在多元经济富贵的背后,潜藏着“六乱”、“五类车”、出租屋管理、治安防控和制假售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直以来让石井街面临着很大的社会管理压力,这些问题也正是广州市、白云区城市功效转型升级的老浩劫问题。

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职能部门的鼎力大举支持下,石井街也由此成为提升城市社会治理的试验场,一场旨在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的攻坚战在石井打响。

{keywords}

一年以来。打出“拆、建、管”等强有力的组合拳,石井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制假售假等现象得到有效停止,石井地区城市面目发生显著变化:环境干净、整洁了,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综合整治工作,乱摆卖、乱搭建等“六乱”现象显着减少了,出租屋管理逐步规范了。

整治前的白云区石井街马岗文化广场

整治后的白云区石井街马岗文化广场

——建立“三大”机制,突破管理难题

石井街在组织普遍的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旨在寻求社会管理难点问题的新突破,出台了三大长效机制。

城市管理制度化。打造街道综合巡查执法队-各村社“四支队伍”(流动保洁队、市政维修队、巡查整治队、“牛皮癣”“三线”清算队)两级工作平台。开展常态化整治,形成上下联动机制。通过在5条村轮流开展“三互”(互学、互比、互评)活动,促使村社干部不断提高对整治工作的认识,以及建立系列考评赏罚机制,对在季度综合评分中被评为不合格的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增强整治工作的努力性、主动性和担当意识。

专业市场管理民主化。由街道牵头、变“要我管”为“我要管”,通过一系列民主协商、行业自治的举措,调动市场利益所得者参与社会管理、共担社会责任的努力性,土地出租方(村社)和市场开办者共同参与组成了专业市场管理委员会,旨在发挥经营者的主体作用。管委会成立以来,缴获冒充商品2455件,行政拘留5人,罚款11万元;增加灭火器1925个,整治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专业市场22家,累计出动6700余人次,疏通消防通道160条;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200余人次;查处冒充商品案件8宗,建设市场微型消防站16个,案值逾400多万元。

出租屋管理社会化。如何加强对出租屋和来穗人员的管理。是广州市多年来面临的难题,也是本次长效机制建设中最重要的项目。在鼎力大举推进出租屋电子门禁建设的基础上。解决多年来出租屋管理由政府大包大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管理效果不佳,想管又管不到位的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出租屋管理,石井街努力推进出租屋管理社会化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引导和引进社会力量建立物业管理公司,逐步实现出租屋的公司化、联片式、公寓式管理经营,将零星的出租屋转变为集中统一管理。目前。马岗村出租屋管理公司(广州市合禾太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已正常运作数月,近50栋出租屋纳入该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与80多户村民正式签订入股合同。这种出租屋管理模式。他们把出租屋交由公司管理,不仅房租逐年增加,村民是最大受益者,自己的责任轻了,大大调动了村民的努力性,而且还可以获得公司分红。

——打造欧陆风情街,探索“三大试验区”

目前。作为马岗城中村革新重点工程——欧陆风情街项目整体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首期工程(5栋出租屋)基本完工。石井街依托该项目的打造,重点探索建立“三大试验区”:

出租屋管理模式创新试验区。马岗村打造欧陆风情街的内涵之一、就是实现了出租屋管理社会化模式的创新。欧陆风情街建设的带头人在政府的勉励支持下、入股管理公司的村民将各自管理经营的自有出租屋,将出租屋主组织起来成立管理公司,交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这种做法将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逐步转变为政府引导、出租屋主自愿、社会企业参与的连片集中管理的新模式。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逐步得到了村民的认可,纷纷与公司签约将自己的出租屋整栋整栋地交给公司管理。预计明年上半年实现80%以上村民入股、80%以上出租屋交由公司统一管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可推广可复制的。

城中村更新革新试验区。打造欧陆风情街的内涵之二,就是探索一条简单易行、见效快的城中村革新新路子。过去,难度很大,城中村革新的方式基本上是征地拆迁,这种做法矛盾多、成本高、工期长,推倒重来。欧陆风情街项目在不大拆大建的情况下、通过对村内建筑物进行高等次的“穿衣戴帽”和内部革新,从而到达综合改善人居环境的效果,并结合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对村内“三线”(供电线、电话线、网络线)、消防、用电、燃气、给排水及集体物业等升级革新,同时对村内道路、广场、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革新。不久的未来,马岗村的旧建筑将会被富丽堂皇、和谐温馨、热情奔放的欧陆式建筑所取代。

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打造欧陆风情街的内涵之三,就是吸引高端业态进驻。她不仅为居民创造靓丽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将为商家打造出一个别具特色的、高端化的商业平台。区内计划建设智慧孵化园、公寓酒店等,促使人口结构的高端化调整,引入高端业态,从而带动周边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引入科技企业进驻,形成科技孵化基地;引入金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企业进驻,实现文化、生态、经济等各方面综合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全面提升风情街及周边产业的档次。欧陆风情街一期工程尚未完工,就已吸引了许多商家的眼球。目前。并将设立广东省大气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白云区灵活车治霾养护中心,研发、生产、销售汽油清洗剂、发动机修复剂等高科技清洁能源,首家科技企业——广州市宝世洁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已落户马岗欧陆风情街。该公司拟将其自主研发的近十个科技成果逐步落地马岗村进行孵化,进而走上市场。

——挖掘村社亮点,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2015年度,石井新增城建牢固资产投资项目125个,预计于明年初全部完成,涉及市政道路及桥梁工程、河涌综合整治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等多个方面,总投入约5369万元。在全面加强村社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打造地区文化品牌,将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与整治工作的牢固提升有机融合,石井街全面整理各村历史文化资源,村村有特色”的格局,形成“一村一亮点。下步将依托升平社学(包括义勇祠)、石井桥、贪泉遗址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物资源,打造辐射全区的特色文化品牌,将其建设成为宣传白云、认知白云的重要窗口,彰显石井人文魅力,筹建白云区历史文化展览馆。

标签:欧陆,试验区,治理

云浮在线,详情请访问:http://www.gdyfs.com/news/she/20151228/122S1212Z2015.html

{keywords}


(责编:admin)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奥秘“东莞洪梅镇小巷子”出场

东莞洪梅镇小巷子

2024-05-09 16:02:27 | 来源:样人四样新闻网
小字号

东莞洪梅镇小巷子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东莞洪梅镇小巷子。具有独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位于广东省东部。洪梅镇的小巷子是由古老的街道、石板路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店铺组成的,见证了洪梅镇的发展历程。

二、环境特色

二、环境特色

小巷子内环境古朴、空气清新,历史建筑众多,古老的街灯、木板门、砖墙、瓦片屋等都是典型的岭南风格建筑,小巷子的传统建筑大多保存完好。巷子周边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店、小吃店和民间艺人的工作室等,非常适合探索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手艺。

三、人文景观

三、人文景观

小巷子内有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人文景观,这些建筑见证了洪梅镇的历史变迁,如古老的祠堂、庙宇、戏台等。此外。这些都是洪梅镇的特色文化产物,出售各种手工艺品,小巷子内还有许多手工艺品店,如木雕、石雕、剪纸等。

四、活动体验

在小巷子内。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小吃,还可以体验当地的传统手艺,如制作木雕、剪纸等,如鱼丸、腊肠、豆腐花等。此外。游客还可以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打鼓等,感受当地人民的热情和欢乐。

五、总结评价

总的来说、东莞洪梅镇小巷子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这里的环境优美、建筑独特、文化丰富,是了解和体验岭南文化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品尝到美食和体验到传统手艺的乐趣。强烈推荐给喜欢历史文化和传统手艺的朋友们。

全国各地访问团争相打卡!这条不足200米的江南小巷究竟魅力何在?

7月的杭州、一拨又一拨的市民游客穿梭在浓荫下的小营巷里打卡拍照,骄阳似火。

曹琛从巷口转进,没走几步便已汗流浃背。她是小营巷社区党委书记,心里记挂着巷子那头小营公园里新种下的花花草草:“这么热的天,不知道浇水够不够,就怕养护出问题……”

原来、充分展现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社区要对小花园、小步道、小设施、小角落等进行“微改造”,为了迎接家门口的亚运盛会,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浅浅小巷。因为孕育了红色火种,悠悠岁月——沐栉百年风雨,拥有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钱学森故居、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等场馆,而被誉为“江南红巷”,这条始建于南宋时期、仅两三百米的小巷。

2003年、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和视察杭州市小营巷卫生工作46周年纪念日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调研小营巷,他又给杭州市小营巷社区党委回信,赢得万人心”;2011年7月,勉励社区党委要“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提出“办实一件事。

牢记嘱托。赢得万人心”,小营人以“敢为天下先,以“党建红”绘就民生“幸福底色”,坚持“办实一件事,甘做孺子牛”的红巷精神为引领,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红巷精神照初心

“一个社区要把卫生搞那么好,要坚持,不容易。”2003年12月19日。赢得万人心”的要求,并进一步提出了“办实一件事,视察“清洁杭州”工作,一个微冷的冬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走进小营巷。

当年的现场照片、如今被陈列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里。每次看到照片、陈慧芳总是禁不住心潮澎湃:“我当时是小营巷社区居委会主任。习近平同志喊我‘小陈主任’、非常亲切,并主动提出和我们合影。‘办实一件事、并在后面的岗位上一直努力践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老百姓真真正正做几件实事,赢得万人心’这句话也成为我人生中努力和坚持的原则,用踏实苦干换取群众的口碑,用真心为群众切切实实解决一些困难。”

2011年5月,小营巷社区党委给习近平同志写信,汇报7年多来社区建设、社区党建和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筹建情况。不久后社区收到了回信。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建设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为契机,信中习近平同志叮嘱社区。

纸短情长。回信是惦念,也是厚望,也是嘱托;是鼓励。

近年来、建成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迁址提升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修缮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钱学森故居,小营巷社区持续盘活红色资源,形成红色博物馆群落,打造杭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

小朋友们在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门前打卡拍照。

串珠成链,“小营·红巷”已成为杭州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红巷精神”代表的开拓创新、勇立潮头和爱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核心品质,如今也成了推动上城全面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区的强大动力引擎。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巨幅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拥护党的纲领,履行党员义务……”在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宽敞的庭院里,遵守党的章程,以“潮涌钱塘”为主题的大型立体浮雕墙前,砥砺百年初心,一批又一批来参观的党员停下脚步。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

纪念馆内、“红领巾”宣讲团的小小讲解员们正在流利地讲述小营巷的“红色故事”。“今年上半年、红巷已接待1850批次18.15万人次,相当于每天有千余人来小营巷打卡。”来自杭州市时代小学五年级的讲解员陈聿杰言语中透着自豪。小朋友们自己编写解说词。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田生根发芽,用童言童语讲述“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根脉”。

“小营巷虽小,却是我们重温历史,接受革命传统和健康生活教育的好场所。”小营街道党工委书记余照萍介绍说、开展各类学习宣讲活动,组织退休居民成立红色宣讲队,让红色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成立由历任小营巷社区党委书记组成的“循迹讲师团”和辖区小学组成的“红领巾”宣讲团,街道倾力打造初心学堂、名师讲堂。

为了当好“红色根脉”的传承者、守护者,并发布了“红色地图”和体验线,近年来,上城区通过一批场馆的改造提升和新建,吸引党员群众就近就便接受教育和洗礼,打造家门口的“红色矩阵”,串联起全区48个红色资源点。

党建联建聚人心

地处城市中心区的小营巷社区、既是一个居住人口过万的社区,也是一个大部分房龄超三四十年的老旧小区。虽然已不在小营巷社区工作多年,找找红巷里的新变化,但陈慧芳经常回来走走看看。

小营巷。

一路青砖黛瓦、刻窗飞檐,红巷越来越精致,在她看来,20年间,也越来越和谐了。

精致与和谐的背后,让2700户居民圆了“旧改梦”,是社区仅用1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6万平方米的旧改项目,收获10封感谢信,并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未来社区。而项目进场前,居民对旧改项目的支持率仅为68%。

小营巷。

把难办的事办好、关键是发挥党组织牵头引领作用,整合资源、协同治理,曹琛坦言。当时,扎实推进旧改建设,凝聚红色力量,社区通过成立“红巷堡垒”旧改临时党支部,市区两级旧改办主动加入“红韵小营”党建联建。同时。旧改怎么改,群众说了算,建立“红巷议事会”协商议事平台。

比如一个小小的垃圾房改造,仅方案就改了三稿。街道社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居民代表等通过“红巷议事会”,随时沟通,现场办公。从最早一版的“楼间花园”到增加洗手、烘干等功能、每一次调整都融合了各方的宝贵建议和匠心设计,再到大家都认同的“多功能复合的景观式垃圾房”。

地处小区C位的多功能复合景观式垃圾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社区要搞好,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组织,把群众自治性的事情组织好,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皮市巷3号,正是浙江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的诞生地。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成为小营巷坚持以党建统领社区发展的根本遵循。

多年来、为社区治理注入大能量,变单体作战为协同作战,这里通过党员凝聚“红巷老舅妈”“红巷小组长”等居民力量。事实上、近年来整个上城区都在着力推动组织的有形覆盖、工作的有效覆盖,不仅在小营巷,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新兴“流量”,更向新领域、新业态、新群体不断地探索拓展,不仅把工作向网格、小区、楼宇等最小治理单元不断地深入延伸。

小营公园。

据上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方飞燕介绍,组建18支450余人的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常态长效融入城市基层治理,上城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职业优势,推动2700余名“小哥”到社区报到,让“管理变量”成为“治理增量”,充实网格力量,通过党组织“引流”。

“党建工作不是朝墙上看、而是朝群众的脸上看。”正如方飞燕所说、社区党建要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在为老百姓办好一件件实事、解决一个个问题中收获真情、赢得民心。

一方面。用“满意指数”来衡量基层满意度、群众满意度,把能不能为社区解决难题、解决了多少难题作为评价结对单位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另一方面,上城用“破难指数”来解决机关干部真下沉真赋能的问题,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评价标准。今年以来,让老百姓心里的“盼头”真正成为生活中的“甜头”,全区老旧小区改造、二次供水、加装电梯等118个久拖不决的难题实现了有效破题。

惠从党来暖民心

“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这句嘱托,每一位小营的干部群众都始终铭记在心。

上午9点到“红巷·幸福邻里坊”值班、下午邻里坊还有手工活动要参加……这是70岁居民辛翠兰普通的一天,11点给社区里的两位孤寡老人上门送餐。

老年居民参加“红巷·幸福邻里坊”编织活动。

她坚持“打卡”的“红巷·幸福邻里坊”。是上城区小营街道为把居民服务延伸到社区“最后一米”而打造的一个“共富综合体”,位于皮市巷86号。

和辛翠兰一样,小营巷居民郭爱华也是“红巷·幸福邻里坊”的常客:“别看这里面积不大,却装进了邻里食堂、雨露讲堂、童乐园以及‘独居老人安全守护一件事’数字驾驶舱等多个场景,提供点菜送餐、初心学堂、墙门议事、多彩公益等二十余项特色服务,居民不出小区门就能享受‘一老一小’一站式服务,美好体验已触手可及……”谈起这个“共富综合体”,郭爱华如数家珍,今年她还主动请缨加入“红色宣讲队”,“我就想把我们的幸福生活,说给更多人听!”

“小服务”牵动社区“大美好”。事实上、如今在上城已经建成28个“幸福邻里坊”,“红巷·幸福邻里坊”仅仅是上城让“惠从党来”深入民心的一个缩影,还在多个领域推动基层首创经验的快速落地,不仅破解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不足、配套服务紧缺等难题。

“独居老人安全守护一件事”数字驾驶舱。

比如,涵盖了标识标牌、管理运行等一套支撑系统,设置“托育、颐养、健身、康复”等8大个性化服务场景,即以党建统领为核心,为给居民提供最迫切、接地气、更便捷的优质服务,在每个“幸福邻里坊”内打造“共享厅”“百通岗”“议事坊”3项共性服务场景,根据自身特点赋能特色服务,上城创新推出“1138X”体系,发挥社区首创精神。

上城还把“人民满意”“四问四权”贯穿于“幸福邻里坊”项目打造的全过程。坚持居民自治聚共识,让社区主人走到“舞台中央”。比如,让服务更精准、治理更高效,59项民生需求落地为现实场景,“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说了算,红梅社区14天走访2608户居民,社区改造方案支持率达97.3%;湖滨“晴雨议事坊”开展4轮民意调查。

作为“红巷·幸福邻里坊”社区共富基本单元其中一块内容,红书房也是小营巷红色阵地的延伸。

{keywords}

今年。“幸福邻里坊”建设又被列入了上城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年计划启动项目83个、建成40个,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幸福邻里坊”正在上城加速形成;同时。以“幸福邻里坊”为核心,一个优质公共服务步行10分钟可达的“十分优享”圈层体系,也在日趋完善。

江南红巷、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赢得万人心”的嘱托,不断筑牢红色根脉,滋养幸福之花开遍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激励着这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初心依旧——“办实一件事。

【北高峰观察】

此间曾著星星火老梅新枝分外香

——翟春阳

真理是朴素的、真理的力量振聋发聩:“办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让人民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就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社区,创新、创造,就是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有为、善为。

忆往昔。“红巷”老梅绽新枝,“幸福邻里”满上城,“此间曾著星星火”;看今朝,幸福写在每个小巷人的脸上,中共杭州小组在小营诞生。

红巷精神、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在基层结出的硕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红巷精神。也必将上承杭州人民百年奋斗之历程,下启“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之新征程。

{keywords}


(责编:admin)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