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5.0(compatible;Baiduspider/2.0; http://www.baidu.com/search/spider.html) 振弱除暴“包头火车站洗小头”打盹

包头火车站洗小头

2024-05-05 19:25:39 | 来源:住一施公新闻网
小字号

文章标题:《包头火车站洗小头》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包头火车站作为内蒙古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每天有大量的旅客在此中转或停留。为了满足旅客的洗头需求,火车站周边出现了许多提供洗小头的店铺。

二、店铺数量与分布

二、店铺数量与分布

在包头火车站周边,主要分布在火车站广场周边和火车站附近的街道上,洗小头的店铺数量众多。这些店铺通常以醒目的招牌和广告吸引着过往的旅客。

三、服务质量与价格

三、服务质量与价格

这些店铺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店铺都能够提供基本的洗小头服务。价格方面、根据店铺规模和服务质量的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对于短时间的旅客来说,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价格在20-50元之间。

四、洗小头的好处

洗小头可以去除旅途中的疲劳和灰尘,让旅客感到清爽舒适。此外、避免头皮瘙痒和炎症等问题,对于一些头发油腻的旅客来说,洗小头还能起到清洁的作用。

五、推荐店铺

对于想要在包头火车站附近洗小头的旅客,可以推荐以下几个店铺:

  1. “快乐发型屋”:服务质量高,价格适中,提供免费发膜护理;
  2. “阳光造型馆”:专业美发师,注重细节,洗小头过程舒适;
  3. “时尚发廊”:环境整洁。设备先进,洗小头后头发柔顺有光泽。

结合上面内容。包括其数量与分布、服务质量与价格、洗小头的好处以及推荐店铺,总的来说,《包头火车站洗小头》这篇文章介绍了包头火车站周边众多提供洗小头的店铺。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店铺,享受舒适的洗小头服务。

包头火车站变啦!

{keywords}

乘火车时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畅通了进出站通道,包头火车站对管内包头站、包头东站以及萨拉齐火车客运站进出站围栏进行全面拆除,在火车站要刷两次身份证才能进站候车?不乘车买票也要通过两次安检才能进入到售票厅?近日,同时增设大量防撞石墩,进一步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8月2日。设置了专门的缓坡,无论是提行李箱的旅客还是特殊旅客,这里的视野变得更加宽阔,记者来到包头站广场,都可以轻松自如地进入广场或候车大厅。包头站包头客运车间党总支书记王瑜介绍,他们开始拆除站前广场的护栏,7月21日18时许,同时配套设置了防撞石墩。“从外观上看、站前广场视野宽阔,旅客拉着行李箱通行更加便捷。同时把公安验证与实名制验票闸机合二为一,缩短旅客进站时间。另外,旅客可以直接从站前广场进入售票大厅,售票厅取消了进门安检。”王瑜说。

眼下正值铁路旅客暑期出行高峰、不少家长带孩子旅行或者回老家走亲戚,包头市的三个客运火车站进出客流量比较多,乘车需求旺盛,不少旅客对这一举措点赞。市民白学琴女士说:“今天来到火车站感觉程序简化了,只需刷身份证安检就可以候车,出行体验更好了,时间缩短。”

(包头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鸿瑶)

{keywords}


(责编:admin)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打胎“渭南晚上可以耍的城中村”亮相

渭南晚上可以耍的城中村

2024-05-05 19:35:39 | 来源:市体长是新闻网
小字号

渭南晚上可以耍的城中村

第一点:渭南城中村的人口密度

第一点:渭南城中村的人口密度

渭南城中村的人口密度非常大,同时也有许多居民选择在此安家落户,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此居住,由于城中村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既有年轻的上班族。非常适合大家在这里放松心情,也有老年人,放松身心。

第二点:渭南城中村的夜市文化

第二点:渭南城中村的夜市文化

渭南城中村的夜市非常热闹、也可以购买一些特色商品,有各种小吃、夜市摊点等,你可以品尝到当地美食。此外、非常适合大家在这里放松心情,如打牌、唱歌等,夜市还有各种娱乐活动。

第三点:渭南城中村的娱乐设施

第三点:渭南城中村的娱乐设施

渭南城中村有很多娱乐设施,你可以在这里享受娱乐的快感,增进感情,同时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聚会,如电影院、KTV、游戏厅等。此外、城中村还有许多运动场所,非常适合运动爱好者,如篮球场、羽毛球场等。

第四点:渭南城中村的交通便利程度

渭南城中村的交通便利程度非常好、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都非常方便。同时、非常适合大家骑行出行,这里还有许多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如果你想在城中村周边游玩。既环保又健康,也可以选择骑行的方式。

结合上面内容。总的来说,渭南城中村是一个非常适合晚上玩耍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品尝美食、购物、娱乐、运动等、增进感情,同时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聚会。如果你想在晚上放松身心,不妨来这里逛一逛吧!

西安最特别的城中村,就在唐都医院旁边

每天早晨7点,唐都医院的护士们拉开病房的窗帘,百米之外的席王新村便开始繁忙起来。

此时、笼屉堆起来有半米多高,出摊的商贩们早都已经煮好了满满一锅粥,蒸好的包子放在蒸锅上保温,最上层是肉包、依次往下,每一层是一个口味。花花绿绿的各色蔬菜摆在最前面,等待着被挑选,等待着被两根筷子夹在热气腾腾的白吉馍里。其他种类的食物也早已准备就绪。

唐都医院没有一个明确的大门。但到过这里的人。那便是医院快要到了,新寺路中段有一截几乎永远显示为黄色或红色,都会有一个参照,比如从地图导航上看。

这条连接着电厂东路和柳鸣路之间的小道全长仅一公里左右,加上南北走向的新医路,这里在热力图上都呈现出一片红色,几乎在整个白天。在行政区划上。一栋高层拆迁安置房和一大片城中村构成了这里的整体格局,这里隶属于灞桥区席王街道。在西安、但这个人烟密集的城中村却得以保留,城市不断进化,记忆里那些繁华的城中村在不断消失,过去十几年里。

然而。这里却有别于西安所有的城中村,同时也是许多外地患者及家属们在这座陌生城市里的第一个家,在这里,整个村子有93家宾馆、138家各类饭馆、39家商店、28家药店、6家理发店和3家服装店,一切都围绕着病人服务。

■席王新村街景

每天凌晨四点,当街上车流稀少,人们还沉睡在梦中的时候,席王新村的小巷子已经完全醒来。首先是电灯开关的声音、变成细丝,连同盐、醋等调味料被两根筷子飞速搅拌,面前的食物也会多一点,天就亮一点,飞落在盆里,粗壮的红萝卜被锉刀所吞噬,接着3、4台油烟机的声音开始在耳边响起,满满一盆红萝卜丝便端了出来,接下来是土豆丝、大白菜……每过一个10分钟,不到10分钟的时间,擀面杖从案板上滚过,每分钟擀出6张包子皮。

不一会儿。开始招呼路上渐渐增多的行人进来吃饭,这是席王新村所有早点摊老板们的早晨,眼前琳琅满目的食物正是这几个小时里的杰作,太阳出来了,这是他的早晨,饭馆老板李壮站在店门口。

在这里开店卖小吃、有一个共同的生意经。所有小吃店都尽可能供应口味清淡的食物。主要原因就是病人吃不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只在巷子深处有一、两家卖油条的商户、许多是住在这里的打工者,坐在桌前的食客则多以青壮年为主。

大清早来往的人群中。病人以及病人家属随处可见。身穿蓝格子病号服的食客。有的手上绑着留置针,有的身旁挂着引流袋,病人的手环在他们夹菜舀饭的过程中从袖子里时隐时现,要一碗稀饭和一个包子,大多拿着自带的饭盒,坐在桌前享用。

而大多数人则会要一个杯子或一个塑料袋,排队进入住院楼的电梯,开始缓慢地朝医院方向走去,分装稀饭、包子或花卷及煮鸡蛋,队伍缓慢前进,3、4个护士及工作人员在疏导、维持着秩序,病区门口和医院门口也开始热闹起来。如果病人住在高层病区、这样才能保证在这段时间里不至于冷掉,因而刚打到手里的饭务必热乎,送一趟饭可能要花掉超过20分钟的时间。

李壮和其他人一样深谙其道,招引顾客,大多以“刚出锅”三个字来吆喝。

■席王新村街景

在医院里,洗漱完毕后坐在床上,58岁的张天伦住院已有4天了,他早已起床。几个月前,他不幸被查出罹患肿瘤,放疗一个疗程大约是4到6个礼拜,需要接受放疗。每个礼拜5天,要根据病灶的位置、病理类型、病理的分级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来决定疗程的长短。在病床上等了40分钟之后,穿过人群来到了病房,住在席王新村100号老陕北宾馆的妻子带着小米稀饭和菜夹馍,头发从根部开始花白,她看上去有50多岁。一直到医生查房,她都会陪在丈夫身边。

在席王新村。老陕北宾馆里住的陕北人占到了三分之二,此外、这里还有榆林宾馆、延安宾馆、白水宾馆、澄城宾馆、永济宾馆等6、7家以地域命名的宾馆。

宾馆里的主要住客就是病人家属们。多个老乡能有个帮衬,然后又依照着宾馆的名字选择入住,他们从各地前来,原因是人在外地。

尚军住在隔壁龙凤宾馆50元一晚的房间里,草草吃了点早饭后就往妇产科赶去,然而身怀双胞胎的妻子赵雅静已经有了要分娩的征兆,他们昨天刚从渭南老家赶来,虽然离预产期还有半个月。一大早,越来越频繁的宫缩意味着两个小家伙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来到这个世界了。

与尚军所住的宾馆一样,不以地域命名的宾馆为了寓意一个好兆头也在起名上下足了功夫,比如祥瑞宾馆、好运宾馆、舒颜宾馆等等不一而足。从酒店到城中村民房。尤其是在新寺路连接新医路的一条条小巷子里,即便没有招牌,红红绿绿的牌子挂满墙面,也会在大门贴上“有房出租”字样,各个档次应有尽有。

所谓宾馆。4、5层左右的城中村民居,20到30间不等,大多都由村民自建而成。路面上的自建房颇为豪华,和酒店的规格相差不多,甚至还有观光电梯。小巷子里的宾馆档次就差了很多,与普通的村民家并无二致。这里的价格从一晚30元到70元不等,包月的价格大约在700到1800元之间,倘若到了饭点,走廊里会飘荡出各种油烟味儿,需要支付水电费,大部分宾馆都可以在公共区域里做饭。

■宾馆外景

从这些宾馆的大门进去、密度很高,两边则是租客的房间,霉味儿和油烟味儿一起飘来,屋顶有棚子罩住,一层压着一层,内部构造基本相同:正对着的是房东的屋子,更让这里显得老旧,一栋挨着一栋,因而内部十分昏暗。

{keywords}

下午1点,白天如果不开灯,里面的格局不太能看得清,房间格局陈设一目了然:窗户朝着楼道,东方宾馆的李亮带着要入住的客人看房间,厕所是公用的,房子的光线很差,大概10平米,先是看了一间20到30元价位的,除了一张单人床和桌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家具。

■席王新村20到30元酒店内景

50到100元价位的房间则要好得多、家具也更丰富点,有独立卫浴和24小时热水,房间里有电视、桌椅、衣柜等物件。据李亮说、无论哪种房间,永远不愁客人,这些医院附近的小宾馆。“我们这种旅馆生意很好的。疫情之前很多家都是满客,放疗的病人居多。”

■席王新村50到100元酒店内景

生命的衰弱和新生在这里同时发生、2点,赵雅静被推进了手术室,母子平安,不一会儿门内就传来了啼哭声,两个男孩呱呱坠地。尚军和其他家属紧张的表情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两个孩子的第一晚还需要待在儿科病房的温箱里,由于这场剖腹产手术提早了半个月。妻子出来后,正在检查生活用品是否还有缺漏,其他家属已经在病房等着了,尚军赶忙迎了上去。住院前一天,他们就在楼下的家园超市里置办齐了所有能想得到的用品。

包括家园超市的收银员在内、你很难遇到真正的本地土著,从140人的搬迁村落到如今容纳万人的大型城中村,因为唐都医院,这里在城市化的拆迁进程中实现了一种反城市化的逆生长,在这个小村里。原有的种植业和庭院冷库早已被废弃。家家户户几乎都把自己的房子承包出去,众星拱月般服务着北边的这几座医院大楼里的病人及家属,建成了饭馆、商店或小旅馆。

从黎明到黄昏、日复一日,都能看到来来往往的病人以及病人家属、陪护人员,再到黎明。宾馆老板甚至超市收银员们似乎知晓所有顾客的秘密、对于病人的病情了然于胸。永济宾馆的前台正认真地向一位住客分享着并不十分要紧的肿瘤、手术后住个2、3天就好,声音飘到了大街上“比如甲状腺的问题就不严重。3楼那个青海人就刚刚出院。回去了,他是来检查的,下次再来住应该就要做手术了”,还有个延安人昨天也回去了。

治病是一个短期或者长期的过程。因此每一个宾馆经常会遇到回头客。祥瑞宾馆的王明明记得406房间就是207房间推荐来的。“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了。也都是熟人了,来了就住在我这儿。”

在同一个宾馆住的时间久了,大家相互帮衬,未曾谋面过的老乡、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一旦来到这里,他们共同的“敌人”只有一个:疾病,分享所有关于就医的办法,交流病情,病人家属之间常常能够成为朋友。

■宾馆走廊

匆匆跑来换液体的薛敏护士在唐都医院已经工作10年以上了、她记得刚来上班的时候觉得这里实在是很偏僻。“刚来的时候这里全是村民的家、就是那种只有1、2层的普通民居。吃的东西都是那种自营店面。两边都是土路、一下雨,医院大厅里就有很多泥脚印。那个时候唐都医院的规模也不大。患者和家属经常睡的满楼道都是。”为了解决空间拥挤问题。医院早先允许患者和家属晚上回家住。“有的时候家属实在没地方住。这个村子最大的好处就是患者家属有地方住,我们就很操心,病人半夜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晚上就回家了,买东西方便。”

下午3点,妇产科病房里,医生和护士同样也正在向尚军及家属们交待产妇的照顾事宜。“剖腹产打开了腹腔、这样也更利于排出空气,我们每过两个小时也会来一次的,你们要时不时给她揉肚子,所以产妇会有比较明显的腹部胀气,帮她顺气,明天如果情况可以就能下来走走了。”护士一边说一边演示、家属们则围在四周仔细的学着。“饮食上、要吃流食,可以喝稀饭啥的,其他的先不要吃。”尚军终于放松了下来,打算再过一会儿就去给妻子买碗八宝稀饭做晚餐。“我自己吃个肉夹馍,就当庆祝一下。”

早先在唐都医院住过院的患者常会在早上拿到一张医院餐饮中心的点菜单,西红柿炒鸡蛋之类的家常菜都能做,勾好自己想吃的菜后,中午餐饮中心就会送来。“后来盒饭仅仅在楼梯口卖。只能下去买,楼梯口的餐车也没了,不负责点餐,再后来疫情来了。所以这些餐馆真的解决了病人们的吃饭问题,至少在选择上多了很多。”薛敏说。

同样来自渭南的雷鸣是第三次陪病人住院。对很多信息已经非常了解了。“心脏病病人要吃低盐低糖的食物。我们下一顿就换一家买,选择是挺多的,哪家咸了、甜了、不好吃了。”下班后薛敏有时也会和同事们直接在楼下解决晚餐,她喜欢凉皮和肉夹馍,偶尔会顺带着买点东西。

村里有家晓梅百货超市。5个货架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商品,名字直接取自老板。最里面阴暗的角落里堆着一些文具用品和床上用品。细碎而冗杂,稍微往出走即可看到水果刀、方便面、零食、锅碗瓢盆等家属所需要准备的生活用品。靠近门边的是大卷大卷的卫生纸、白毛巾、矿泉水、拖鞋以及成人纸尿裤等患者必备用品。最后正对着大门的是水果、牛奶和各类保健食品。在这里,病人所需的生活用品一般都会被超市员工们精心的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买东西的主要还是病人家属,所以卖的最好的是生活用品。他们会在手术前拿到一张清单,按照单子上买就行了,单子上的我们这儿都有。其实大同小异,一般百元以内就能解决,就是卫生纸、成人纸尿裤、盆子、洗漱用品、白毛巾这些。”祥隆商店的苗妙说。2年前左右。从那时候开始,拖鞋、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就一直摆在离门口最近的位置,她父亲从别人手里盘下了这家店。

除此之外。以低价香烟为主,来买的多为患者家属,商店内的香烟卖得也快,与其他地区的便利店一样,店主同样也会把它们摆在收银柜台前。很显然,陪护工作对于家属的消耗需要用这种传统的办法来纾解。

■席王新村街景

如今因为疫情,很多事情都受到影响。新医路和新寺路丁字口的商店没有名字,老板杨新建主要以卖点水果饮料等小生意为主,面积很小。“疫情之前、我1、2天就要进一次货,现在疫情来了,下午探视时间一到,探视的人也少多了,水果就卖的不错。病人的生活用品我们每个月进一次货,隔壁几家大商店要比我们好得多,这已经算生意不好的了。”

甘肃天水来的王磊24号陪着叔叔住进了医院。3天前刚在祥隆商店里买了一大堆清单上的用品。“谁会带着生活用品来住院呢?太麻烦了。肯定都是到这里买的。”王磊说。他们一家连同病人一共来了4个人。住在稍远一些的布丁酒店里。“平时就待在这儿。哪儿也不敢去,剩下2个在酒店待命,一个人在病房照顾。”王磊窝在沙发椅里面。确实多几个人比较好,这就必然带火周围的住宿生意,如果病人住院时间较长,他觉得陪护工作繁琐又考验人的心态。“我们对村民自己开的宾馆在卫生方面不太放心,所以就住得远,在布丁弄了间房。”

同时,大部分药店10点之后才会歇业,这里可能是全西安最多药店的城中村,其中还有3家24小时营业的药店。几天前,就在附近药店买来了药,医生让家属购买炉甘石洗液,一会儿功夫,有位病人晚上吃完饭后起了荨麻疹。根据薛敏的回忆。有的外用药是没有的,这些药店是从2016年之后开始多起来的,因为医院夜间药房的药比较少。

所有的离合悲欢都在这个村子里发生,24小时营业,还提供从入殓到埋葬的一条龙服务,联系电话贴在门上,也可以提供树葬、海葬等个性化服务,新医路上还有两家经营殡葬和寿衣的店面,都很小,除了售卖寿衣、香炉等丧葬用品外,很少有人进来。这里是病人家属们最不愿光顾的店。但这又是这座依靠医院而繁华起来的小村子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个危重症科室的医生说、落叶归根是每个重症病人最后的心愿。当用尽一切医疗手段而医治无效之后、他们通常会询问病人是否要回家,大多数病人在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治疗后会非常想家,在病人弥留之际。即使不会说话的、也都会向医生点头示意,在听到这个问题时。

这里是一个完全有别于其他城中村的地方。它因一座医院而变得繁盛,聚集了一批围绕着病人而讨生活的人。它每一间宾馆的房间,每一条街,每一个角落,都藏着病人家属们所有的焦虑、悲恸、无助、彷徨以及大病初愈之后的欣喜。

■席王新村街景

下午6点、这已经是今天的第6锅稀饭了,这里的稀饭全天售卖,这里李壮卖的小米稀饭仍然热气腾腾,为了那些只能进食流食的病人。他说:“如果不是这能卖6锅,我早就回去睡觉了。”

尚军买好了八宝稀饭带到了妻子的病床前。他用勺子一勺一勺的舀着,然后再喂过去,妻子侧过头去,自己还会试一试稀饭是否烫嘴。“你辛苦了。”他一边吹着稀饭一边说。

夕阳西下,一位穿黄衣服的女士顶着夕阳,搀扶着老人慢慢走在街上,小街道上穿病号服的身影又渐渐多了起来。她低下头,轻声问道“爸,你想吃啥?”

“我想吃肉夹馍。”

“不行,换一个,这个不能吃。”

“那吃面可以不?”

女孩笑笑说:“这个可以,肉夹馍等你病好了就随便吃。”

不远处、一位病人刚刚在米线摊前坐下,点了一碗清汤粉丝。另一位拖着长长的引流袋,停在盒饭窗口前。

晚上8点。抹布快速地在桌子上飞舞,巨大的稀饭锅投入水池,而后电灯拉灭,李壮收摊了,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毛刷和扫帚的声音传来,整个小街逐渐归于黑暗。张天伦的妻子已经回到了老陕北宾馆。这个疗程还有2、3天就能结束了,大夫说。百米开外的病房里。薛敏准备到病房里再看一圈,顺便放下窗帘。雷鸣和妻子年纪较大、此刻已开始进入梦乡,与其他老年患者一样。刘荣和儿子都还不困。她偶尔会在离孩子远一点的角落里和丈夫发发微信,王磊在折叠椅上戴着耳机听音乐,而病床上的叔叔已经微微打起了呼噜。赵雅静躺在床上。明天她就能见到了,孩子状况良好,医生说。

这里可能是西安“睡得最早”的城中村,这里发生的事也许不会发生在别处。

■席王新村街景

城市的身躯不断扩张,席王新村已经有一部分人搬到了高层安置楼里。村子西边,搅拌机发出巨大的轰鸣,一栋在建的高楼又挖去了一大块空地。如今只剩这里依旧顽固的留存着。“如果村子没了,我们肯定得走很远才能买到东西,病人就太不方便了。”刘荣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病床上的儿子。“一两公里外有一个商业综合体、那里面也什么都有,也比较上档次。”王磊小声说。他觉得还是这里更方便一些,但要说专门为病人购物。

病人们从各处来、又往各处去。对他们来讲、西安留给他们最深印象的,要么是医院附近的这座可以提供容身之所的村子所经历的一切,要么是跟医生以及医护人员打交道的往事,要么是抵达这座医院需要走哪条路线。

除此之外的西安,也无暇顾及,跟他们无关。

■为保护医患隐私,本文所有人物皆为化名

作者|马三|贞观作者

{keywords}


(责编:admin)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